经济第一大省,有多伏击?
日前,广东发布最新经济数据,2024年GDP总量达14.16万亿,初度冲破14万亿大关,首先江苏的13.7万亿,聚首36年蝉联宇宙第一。
曩昔一年,房地产市集调度、汽车等传统产业承压、外界大环境的不笃定性,都给经济带来了变数。
天然濒临严峻复杂神气,但广东对江苏的首先上风仍然近5000亿元,守住第一大省之位。
广东、江苏都是经济大省,均是“勇挑大梁”的存在。但产业结构、东说念主口结构、发展模式不同,广东有诸多引颈上风,江苏相同不乏独具特点之处。
广东比江苏强在那里?江苏又比比广东强在那里?粤苏之间何故相互学习、联袂共进?
01
广东比江苏,强在那里?
举座来看,广东办处事增多值、相差口总和、地点财政收入、国内税收收入、资金总量、市集筹画主体、研发经费支拨、区域翻新综称身手等多神气的稳居宇宙首位。
其一,广东关于宇宙大盘的孝敬,不啻于GDP总量,更有转动支付、待业金、出身东说念主口方面的第一。
坊间关于广东的暖和,多数聚焦于GDP上的第一。事实上,转动支付、待业金、科技翻新等层面的第一,更具含金量。
四肢经济第一大省,广东每年创造的国内税收(不含海关代征)首先2万亿元,但最终留给我方的仅有1万亿元,扣除拿到的转动支付,对宇宙的净孝敬近1万亿元。
同期,四肢待业金净孝敬第一大省,2018年于今,广东累计上缴待业金首先5000亿元,很是于其他上缴省份的总和。
其二,广东科技翻新动能更为隆起,号称企业翻新活力最为充沛的地区。
与京沪苏比拟,广东莫得大学教育上风,也莫得科研机构上风,但研发经费、区域翻新身手聚首多年蝉联宇宙第一。
这背后,就在于企业翻新的孝敬。
现在,广东坐拥17门第界500强企业、52家中国500强企业、65家独角兽企业、870多家景内上市企业、1900多家小巨东说念主企业、76000多家国度级高新本事企业。
广东好多企业都耳濡目染,华为、腾讯、比亚迪、中兴、好意思的、格力、大疆、立讯精密等。
而江苏的龙头企业恒力、盛虹、沙钢多以传统产业为主。
其三,广东是宇宙唯一不依赖“以债谋发展”的省份,隐性债务在宇宙第一个清零。
客岁下半年,我国推出了10万亿大化债,其中首批2万亿已全部落地,险些扫数省份雨露均沾,江苏更是拿下了2511亿,唯独广东、上海两地挂“零”。
原因在于,广东隐性债务在2022年就已率先清零。
这意味着广东已开脱传统的身分运行模式,不依赖大投资大基建,更不依赖“以债谋发展”的捷径,走在产业升级的最前沿。
其四,广东东说念主口结构相对优秀,“二十岁的珠三角,四十岁的长三角”说的等于这一气象。
广东以占宇宙不到1/`11的东说念主口总量,孝敬了1/9强的出身东说念主口。一省的出身东说念主口,首先江浙沪“包邮区”的总和。
广东的东说念主口出身率,位列经济大省之首,远超宇宙平均水平。与之对比,江苏、上海的出身率低于5‰,不断向东北地区看皆。
同期,宇宙最年青的30座城市,广东一省占了1/4独揽;而宇宙最“老”的城市,江苏却有4城入围。
东说念主口结构的相反,让广东成了待业金转动支付的最大孝敬,一省上缴的待业金首先其他扫数省份总和。
02
江苏比广东,强在那里?
举座来看,江苏第二产业增多值、先进制造业国度队集群数目、国度专精特新“小巨东说念主”企业、5G工场、本体欺诈外资等位居宇宙之首。
其一,江苏最大的上风当属平衡,13个地级市集体置身宇宙百强市,最弱的地级市放在西部省份都是数二数三。
现在,江苏已有5个万亿城市,为数目最多的省份。
在后备军中,徐州已站上9000亿,有望于本年晋级;而扬州、盐城、泰州纷繁冷漠万亿时辰表。
改日几年,江苏有望诞生5-8个万亿级城市,市均GDP首先万亿,在宇宙独此一家。
区域平衡的背后,一方面是江苏天然环境、区位条目优厚,沃野沉,莫得大山大川间隔;
另一方面是背靠上海,毗邻浙江,附近历来都是肥好意思之地,容易酿成协同发展效应。
天然,区域发展平衡带来的问题,莫得一个强中心城市,最强地级市苏州不是中心,省会南京也不是中心。
其二,江苏县域经济高贵发展,汇注了宇宙1/3强的千亿GDP大县,昆山、江阴更是跃升到5000亿量级。
客岁,江苏无锡代管的县级江阴市GDP冲破5000亿元,成为继苏州代管的县级昆山市之后的第二个5000亿GDP大县。
江苏的县域经济之发扬不啻于此。在宇宙60个独揽千亿GDP大县中,江苏一省占了21席,而广东“挂零”。
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,广东的珠江模式,江苏的苏南模式,浙江的温州模式,福建的晋江模式,被共同誉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代表。
珠江模式除外向型经济为主,其时的广东“四小龙”纷繁撤县设区设市;
苏南模式则从州里企业起家,后以各类开发区为依托,以镇域经济和县域经济为特点,千亿大县多源于此。
其三,坐拥宇宙最多的开发区,让江苏不是特区,胜似特区。
现在,宇宙共有233个国度级经开区、178家国度高新区,江苏辨别以27个、18个双双稳居宇宙第一,而广东各自唯独8个、14个。
开发区在招商引资、对外洞开、税收优惠、体制纠正等方面都有着稀零计谋。
开发区越多,意味着享受稀零计谋的园区就越多,而这也成了江苏发展至关伏击的一环。
四肢最强地级市的苏州,向来被以为是计谋弱地,但考虑到坐拥14家国度级开发区的实践,谁也无法否定苏州的计谋力度。
03
粤苏之间,究竟该相互学习什么?
大国不成唯惟一个增长极,粤苏皆头并进,才是更好的发展步地。
关于江苏来说,科技翻新是亟待弥补的一环,部分地市的债务问题值得醉心,而财政、待业金上的孝敬有待增强。
与广东比拟,江苏产业结构相对较重,钢铁、石化、建材、纺织等传统产业占比相对较高。
一个典型例证是,江苏3门第界500强企业,全部都是钢铁石化产业;而入围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中,有18家钢铁企业、4家化工企业、3家有色金属企业、6家建筑企业。
不外,江苏的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锂电板、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在高贵发展,造船业、大飞机产业也冉冉起势,势头极其迅猛。
但阻遏忽视的是,江苏的电子信息产业,多除外资企业为主,四肢外资第一大省,在日益不笃定性的大环境下,濒临一定波动。
与产业比拟,江苏企业翻新能源有待增强。GDP沿路直追,但江苏全省专利权量唯独广东的6成,头部民营科技企业付之阙如,空泛诸如腾讯、华为这么的龙头科技企业。
而在财政转动支付、待业金转动支付方面,广东的担子太重,自己粤东西北也嗷嗷待哺,其他经济大省理当挑起大梁。
04
最大的短板,亦然最大的后劲股。
关于广东来说,作念大作念强粤东西北,既是平衡发展的势必,亦然改日GDP再次跃升的要道。
粤东西北国土面积占全省近7成,东说念主口占比近4成,但只孝敬了不到20%独揽的GDP总量。
阻遏否定的是,粤东西北多为平地丘陵,地盘资源有限,部分地区生态相对脆弱,部分地区被定位为“生态障蔽”,不利于大限制开发。
同期,广东处于我国大陆南端,多在交通路网的旯旮,无法从连通宇宙的高铁路网中径直收益,更多要靠自己的独力新生。
问题在于,广东承担了大都的转动支付重负,留给我方的所剩未几,能进入到粤东西北的天然有限。
转动支付模式就怕一时无法转变,广东面前正在鼓动 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地发展工程”,带动粤东西北强县强镇崛起。
同期,广东布局开采“飞地经济”,撑捏珠三角各市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打造产业飞地,同期撑捏撑捏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设立“反向飞地”,通过财政、产业双转动带动区域发展。
一朝粤东西北遍及起来,广东的省域经济还能再上一个台阶。